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中国“雾中幽灵”逼近,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消耗战”血亏

这可不是我瞎编啊,日本防卫省后来直接发了公告:说他们盯上的是一架“中国无人机”。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架无人机飞过去吗?日本战机升空应付一下,常规操作呗!

这可不是我瞎编啊,日本防卫省后来直接发了公告:说他们盯上的是一架“中国无人机”。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架无人机飞过去吗?日本战机升空应付一下,常规操作呗!

但咱得说透了,这事儿压根不是“偶然溜达”,而是一场藏在“第一岛链”背后,成本差得离谱的“消耗战”,外加心理博弈。

中国“雾中幽灵”逼近,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消耗战”血亏

先给这架惹事的无人机扒扒底。懂行的专家一看参数就猜出来了,十有八九是咱们的“翔龙”高空长航时无人战略侦察机。美军有“全球鹰”,咱们“翔龙”就是对标它来的,但论关键本事,还真有点“青出于蓝”的意思。

首先说速度,“翔龙”巡航速度能到750公里每小时,比“全球鹰”的650公里快了整整100公里。别小看这100公里,真要往战区赶,那就是“早到一步占先机”,部署和机动都比对方灵便。

更绝的是它那翅膀,独特的“菱形联翼”设计。咱不用讲太专业的气动原理,简单说就是:这翅膀既结实又省油,还能降低飞行阻力。而且机身大概率涂了雷达吸波涂层,敌方雷达扫过来,很可能就把它当片云给漏了,隐蔽侦察的本事拉满。

再看战略价值,这才是重头戏。“翔龙”能飞到1万8到2万米的高空,作战半径2000到2500公里,满油能飞7000公里。

啥概念?外媒直接说它“比侦察卫星”更好用。卫星虽好,但遇上个乌云密布就歇菜了,“翔龙”不一样,天气不好就往下降点高度,照样能盯着目标拍高清画面,全天候实时监控,正好补上了卫星的短板,是咱们解放军信息化作战的关键一环。

中国“雾中幽灵”逼近,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消耗战”血亏

展开全文

日本升空一次亏多少?这账越算越心疼。

咱换个角度算笔经济账,就明白这场“消耗战”有多狠了。日本每次派F-15J或者F-2升空拦截,看着挺威风,实则是“打肿脸充胖子”。

有人算过,老旧的F-15J单次升空,光燃油费就得几十万人民币,再加上机体损耗,这玩意儿跟汽车似的,开一次就折一次旧,而且战机的维护成本是按小时算的,飞一次下来维护费又是一大笔。更别提飞行员了,紧急升空都是高强度作业,天天这么折腾,人也扛不住啊。

反观咱们的“翔龙”,那可真是“闲庭信步”。无人机不用载人,单次飞行成本连有人战机的零头都不到,还能在战区外围慢悠悠地飞,想飞多久飞多久。

这就跟“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似的,咱就往那儿一待,日本不升空吧,心里发慌;升空吧,钱包滴血。长此以往,日本那点战机库存和维护资源,迟早得被拖垮。

中国“雾中幽灵”逼近,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消耗战”血亏

可能有人要问了,咱费这劲到底图啥?其实核心就两个目的,还都不费一兵一卒。

第一是摸家底。“翔龙”在天上飞一圈,日本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雷达部署位置、战机出动规律,这些情报就都摸得差不多了。相当于人家把自家防线的漏洞,主动暴露给咱看。

第二是长期施压。咱不搞直接冲突,但就这么天天“晃悠”,让日本防空部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一长,无论是装备损耗还是人员疲劳,都会变成难以承受的压力。这就像给对手上了个“紧箍咒”,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主动权。

而且往后看,等更多“翔龙”这样的无人机,跟海军、空军、火箭军联成一体,咱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策略就更有底气了,第一岛链的掌控力只会越来越强。

中国“雾中幽灵”逼近,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消耗战”血亏

所以说,那架“雾中幽灵”飞过的,不只是一片空域,更是打破旧有军事平衡的信号。这场“消耗战”的算盘,到底谁打得更精,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7263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