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1日
- 星期五
高市早苗高市早苗出言不逊后,访华日本官员抵达北京,面对记者追问,他神情严肃,缄口不言。而另一边,高市早苗再次在国会上发出惊人论调,称“武力介入台海”的论调不过是“最坏假设”,而且这番论调也是事出有因,是因为当时有议员提问,所以她才如此回答。
高市早苗的这番言论显然是对几十年来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所维持的“战略模糊”政策的重大冲击。在此之前,日本对台海局势一直保持谨慎态度,尽量避免过多干预。然而,如今她却毫不顾忌地打破这一禁忌,这不仅惊动了中国,也让日本不少政治观察家感到意外。面对这种颠覆性的转变,中国迅速作出了反应,外交部的严正警告随即而至,此类言论无疑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11月16号发布消息,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11月14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轰炸机编队位南海进行例行巡航。发言人强调,这是在对外公布的信息当中,解放军首次组织轰炸机编队应对菲律宾拉拢域外势力组织的所谓“联合巡航”。
高市早苗既要应对右翼势力的强硬要求,又想维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他们的表现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展示,更是一种深层的战略焦虑。在经历了不久前对日本水产品进口恢复、免签政策延长的温和情绪后,如今中方的态度急转直下。
这份停战协议可谓是对乌克兰现状的“抽底牌”。根据报道,美国不仅要求乌克兰裁减军队规模,还要求其放弃包括长程导弹在内的先进军事装备。这意味着,当乌克兰被迫接受这项协议后,其战略反击能力将大幅削弱。而此时的乌克兰,正如一名举步维艰的摔跤手,面临着来自各方面压力的重重包围。80万的军队被迫减少至40万,这对于刚经历多年战争的乌克兰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创。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动作,始终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战略焦虑。其每次“紧急应对”中方船只的行动,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试图向国内外观众展示其“主权捍卫者”的姿态。然而,这种姿态掩盖不了其内心的虚弱,日本深知自身在东亚力量格局中的相对位置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其行动背后,既有国内政治势力的推波助澜,更有对美国承诺可靠性的深深忧虑。日本如同在激流中努力站稳的小舟,每一次摇摆都暴露了其内心的不安与失衡。
而从目前航空母舰的体积规格来看,能搭载十几架战斗机或中型直升机的平台体积就已经需要长200米、宽30米以上,其重量能突破1.5万吨,目前没有任何形式的航空发动机能实现将如此巨大体积的平台的推重比达到1——即便是使用推力上千吨的大型运载火箭发动机,也需要安装数台才能满足最基本的推力要求,否则难以确保这种平台能长时间浮空航行,这还没考虑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所需要耗费的燃料、以及空中载机平台本身也是航空器、需要有基本的机翼等控制面等问题。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