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数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公布的《2024年全球二手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二手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行业趋于成熟,而作为最大二手手机市场,中国二手手机销量同比增加了6%,已占国内智能手机总销量的20%。

数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公布的《2024年全球二手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二手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行业趋于成熟,而作为最大二手手机市场,中国二手手机销量同比增加了6%,已占国内智能手机总销量的20%。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CounterPoint Research提到,过去二手手机虽然销量不少,但对于新机销售没有太大影响。202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二手手机对于新机销售的影响愈发明显。

二手手机销量猛增,消费真降级了?

因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售后服务,国内部分消费者对待二手产品的态度一直不算太好,现在越来越多人接受二手产品,主要原因还是与钱有关。手机数码类电子产品虽然向来与「保值」无关,但近几年手机保值率过于低了。

以头部安卓厂商的上一代旗舰为例,OPPO Find X7 Ultra、vivo X100 Ultra、小米14 Ultra三款机型的16GB+512GB首发价格分别为6999元、7299元、6999元,当前在京东官方自营旗舰店售价分别为5265.01元、5372.01元、5969.01元,保值率分别为75.2%、73.6%、85.3%。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展开全文

(图源:京东截图)

而在二手平台,这三款手机近七日成交价(统计所有存储规格版本)分别为3300元、4000元、3670元。从数据可知,安卓旗舰在二手平台,一年后残值大约在50%左右,全新机价值一般也下降了20%以上。而且在购机时,我们还不能只看官方给出的价格,国补之后这些手机更便宜。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闲鱼截图)

国补的出现,恰恰帮助手机厂商挽回了颜面,巨大的补贴力度,让手机厂商在不降价或降价幅度较小的情况下,产品也能凸显出一定的性价比。如果算上国补,这些旗舰机的保值率不足70%。

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的数据,在国补的刺激下,国内许多消费者将手中的中端机型更换为旗舰机,导致出现了旗舰机供应紧张、大量中端机型流入二手市场,二手中端机价格连续下降的情况。

即便是厂商最新发布的旗舰,二手平台同样价格最实惠。小米发布不久的旗舰机小米15 Ultra,当前京东自营旗舰店售价6499元-7799元,但在二手平台平均成交价仅为5699元,各存储规格版本均比小米官方便宜1000元以上。由于小米15 Ultra发布时间不长,成色、电池健康度都比较好,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闲鱼截图)

单纯考虑价格,二手产品一直具有优势,但受消费观念影响,过去国内消费者对二手产品存在抵触心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国内二手物品交易市场规模已超过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万亿元。该数据表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再加上经济、消费能力,以及二手平台的保障等因素,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购买二手产品,二手市场规模正以极高的速度增长。

不过在手机行业,除了以上客观原因外,二手手机交易量持续走高还有一个功臣,即苹果。苹果是高端手机市场的领头羊,产品价格普遍昂贵,即便是标准版机型iPhone 16,首发价格也高达5999元,接近安卓Ultra版旗舰,价格相对较低的二手iPhone吸引了大量苹果用户。

例如iPhone 15 Pro 512GB版本首发价格10999元,闲鱼平台近7日成交价5529元,保值率与安卓旗舰相差不大。对于打算体验苹果生态和AI功能,且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而言,二手iPhone 15 Pro比iPhone 16系列更值得考虑。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雷科技摄制)

然而苹果在二手市场也面临困境,CounterPoint Research称,尽管苹果在二手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一位大型零售商透露因iPhone挤牙膏愈发严重,二手iPhone的购买者正在考虑转向国产品牌。

收入、价格、产品保值率和质量等因素,改变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二手手机,但打算购买二手手机的消费者,依然要三思而行。

二手电商平台套路多,如何避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二手平台让消费者有机会低价买到心仪产品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承担了不小的风险。不仅仅是二手交易平台,就连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平台的二手店铺,也存在诸多风险。

小雷曾经在两家电商平台分别买了一台白色的256GB版本iPhone Xs Max和一台M1 MacBook Pro,结果用了一段时间iPhone Xs Max发现,该手机打游戏时经常卡死重启,查询IMEI码才得知,IMEI归属于一款金色64GB的iPhone Xs Max,小雷买到的应该是拆机硬件组装并扩容的产品,稳定性极差。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至于那台M1 MacBook Pro,到手后就发现屏幕存在老化痕迹,与描述不符,而且电池续航下降极为严重,客服几次找理由推脱,最终让送检,却以进水为理由拒绝质保。二手苹果设备贩子的套路,是小雷走过最长的路。

至于如何规避购买二手手机时踩坑,小雷总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打消捡漏心理。不可否认,的确有部分卖家因嫌麻烦或希望快速卖出,会将闲置产品在二手平台挂一个极低的价格,刷到的人可以捡漏。只是捡漏可遇不可求,大多数低于正常售价的产品,要么是骗子,要么存在质量问题,打消捡漏心理,是避坑的第一步。

第二,开箱要录视频,最好当着快递员的面开箱。在购买二手产品时,保留痕迹和证据极为重要,有视频证据在手,在产品出了问题的情况下,能申请平台介入,维护自己的权益。若能在快递员面前开箱,有其他人员作为人证,自然是最好的,但考虑到工作、生活等情况,当面签收有点困难。另外,在拍视频前,要注意拍摄用的手机或相机电量,手机可调至飞行模式,避免电量不足或来电打断拍摄。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豆包AI生成)

第三,及时验证IMEI码和序列码(SN码),不要盲目相信质检报告。苹果和华为的手机,因二手价值相对较高,存在组装机的可能,到手后最好尽快验证IMEI码和序列码,查看产品配置信息与自己购买的手机是否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二手平台支持质检,既有官方质检,也有授权或第三方质检,但以小雷购买二手产品的经验,质检主打的是「敷衍」。1818黄金眼节目也曾多次报道,某二手平台质检因验货信息不准确、运输破损等问题产生交易纠纷。

第四,避免平台之外交易。平台是二手交易的基础保障,但长期存在不良卖家诱导消费者在平台之外交易的情况,甚至愿意给出一定的优惠。可一旦脱离了平台,最后的保障也将消失,若是线上交易,还存在收款不发货的可能性。能走平台,最好尽量走平台。

当然,购买二手手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远不止这些,各种虚假宣传、文字游戏等陷阱也不少。在购买产品时,最好检查对方的主页,交易量高且信用极好的用户,通常是二道贩子,注意产品开箱拍视频,和查询手机的IMEI,其他方面的坑不会太多。

信用一般,但交易量较多的卖家风险性最高。信用一般且几乎没有交易量的卖家,可能是使用支付宝较少的新人,应当了解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二手手机市场亟待规范,平台要承担更多责任

超高的性价比,让二手手机国内销量一路上涨,还在以中国香港为中转站销往全球,小雷支持预算不足的消费者在二手平台购买手机或其他产品。然而坑多水深的二手手机市场,却令部分消费者犹豫不决,不知是否应该在二手平台购买。

在各大图文、视频平台,小雷看到了许多教导消费者如何在二手平台避坑的内容,小雷也结合自己购买二手产品的经历,给出了一些建议。但我们不能寄望于所有消费者都了解不良卖家的套路,规范化二手市场,才是促进二手手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消费降级惹的祸?二手手机销量已占20%,但电商平台却套路满满

(图源:豆包AI生成)

去年9月1日,闲鱼开始收费服务,在小雷看来对于消费者未必是坏事。既然闲鱼想要在交易中抽成,自然要承担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主动清理平台的不良商家和打击违规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可以考虑拿钱买「保险」。除了允许买卖双方自由交易,部分平台还支持官方交易模式,如爱回收的严选二手、转转的官验机等。该模式下,消费者无需与个人买家沟通,而是与平台官方客服沟通,平台不但会出具验机报告,还会提供质保服务,甚至支持免息分期,价格通常比二手贩子或非「传家宝」类型个人卖家略贵。

二手市场规模日渐壮大的同时,二手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大平台都在尽力维持公平交易,保障用户体验。以闲鱼为例,2020年至今多次大规模封号,打击各类不良行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2576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