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美国上将公开承认,若不是这3个人,美国不会这么忌惮中国

他口中的三位中国人,正是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以及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他们的故事,串联起一部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成长史。

他口中的三位中国人,正是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以及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他们的故事,串联起一部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成长史。

美国上将公开承认,若不是这3个人,美国不会这么忌惮中国

钱学森:一个人抵五个师,铸就华夏天穹之盾

“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这是当年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得知钱学森决心回国时的怒吼。这句话背后,是对钱学森价值的最高认可——他掌握的喷气推进和导弹技术,是当时世界最前沿的国防机密。

历经五年软禁与艰难谈判,1955年钱学森终于踏上归途。他带回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学识。归国后,他主持完成了中国首枚仿制导弹“1059”(东风-1)的研制,奠定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基石。

从东风导弹到长征火箭,从“两弹结合”试验成功到卫星上天,钱学森用智慧和魄力,为新中国撑起了一片坚固的天穹之盾。

美国上将公开承认,若不是这3个人,美国不会这么忌惮中国

展开全文

黄旭华:三十年沉默,在深海铸就移动长城

当钱学森守护着祖国的天空时,另一位科学家正在深海中编织着另一张安全网。1958年,年仅32岁的黄旭华奉命研制核潜艇,从此“消失”在亲友圈中三十年。

没有计算机,他们用算盘拨算出成千上万的数据;没有参考资料,他们从玩具模型开始反推设计。黄旭华和团队在荒岛上啃着咸菜、住着干打垒,却创造着世界级的奇迹。

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深潜,成为世界首位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当他那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的诗篇传开时,西方海军才真正意识到——中国已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打击能力的国家,这片海域再也不容他人肆意横行。

美国上将公开承认,若不是这3个人,美国不会这么忌惮中国

钱三强:从居里实验室到罗布泊的星火传递

如果说钱学森和黄旭华分别构筑了天空与海洋的防线,那么钱三强就是点亮中国核火种的引路人。这位在居里实验室深造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前夕毅然回国,用一副行囊带回了当时最前沿的核物理知识。

他如同一个精准的“人才雷达”,为新中国核计划网罗了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一批顶尖学者。有人说,钱三强最大的贡献不是某个具体成果,而是他搭建了中国核武研制的完整架构。

从原子弹的“饥餐砂砾饭”到氢弹的“渴饮苦水浆”,他培养的这支科研队伍,用世界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美国上将公开承认,若不是这3个人,美国不会这么忌惮中国

这三位科学巨匠,一位构筑了“利矛”,一位打造了“坚盾”,一位点燃了“火种”。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国之脊梁”。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国之重器,更是一个民族在任何逆境中都能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7216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