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比如近期有消息称华为Mate90系列将配备使用3D堆叠技术的下一代旗舰芯片,以追赶国际领先的芯片性能。

比如近期有消息称华为Mate90系列将配备使用3D堆叠技术的下一代旗舰芯片,以追赶国际领先的芯片性能。

这个技术路径和华为之前在麒麟9020芯片上使用的一体化封装设计是一致的,通过3D堆叠技术,华为的芯片实现了CPU和内存的“零距离接触”,大大缩短了信号传输路径,从而大幅降低延迟和功耗。

当然了,需要注意这只是博主的猜测,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是需要等待官方后续的公布,但可以根据目前的市场表现,来进行一波推理。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需要了解,在智能手机性能接近物理极限的今天,传统芯片的发展路径面临重大挑战,华为选择的3D堆叠技术,被认为是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

要知道传统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和内存芯片是分开设计的,通过主板上的线路连接,虽然方便生产和维修,但数据传输需要跨越物理距离,导致延迟和功耗增加。

而华为在麒麟9020上使用的一体化封装设计,首次将内存芯片直接封装在CPU顶部,这种设计使信号传输路径缩短到微米级,在传输速率、功耗、主板空间等方面都有显著改进。

此外,芯片表面覆盖的特殊氮化硅复合薄膜,既能实现电磁屏蔽,又能将热导率提升到传统封装材料的2.3倍。这解决了3D堆叠技术中的关键散热问题。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展开全文

不过,芯片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华为的3D堆叠技术也经历了多代产品的持续优化。

麒麟9020芯片采用华为自研的泰山架构,CPU部分包含1个2.5GHz的大核、3个2.15GHz的中核和4个1.6GHz的小核。

这种“1+3+4”的三丛集架构设计,既保证了处理器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效率,又兼顾了日常使用的低功耗需求。

而麒麟9030系列处理器也是非常的激进,采用1+4+4设计,共有9个核心,具体由1*2.75GHz+4*2.27GHz+4*1.72GHz组成,GPU为Maleoon 935。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对比上代麒麟9020,麒麟9030变化之一是由之前的8核设计调整为9核设计,性能方面的表现,要更加的强悍。

而且华为芯片的迭代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从2023年的麒麟9000S,到麒麟9010,再到麒麟9020,以及现在的麒麟9030,华为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芯片技术的发展。

由此可见,3D堆叠技术不仅仅是一参数上的提升,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实际改善也很明显。

这个细节背后,展示了华为在芯片封装工艺上的突破,以及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从“追赶”到“定义规则”的转变。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而且笔者觉得华为在3D堆叠技术上的突破,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只有苹果A系列芯片采用类似的一体化封装设计。

但华为的突破证明,这种高端技术路径并非西方企业的专属,这为中国芯片产业开辟了一条避开EUV光刻机封锁的新路径。

面对华为的技术突袭,友商的发展压力还是会逐渐增加,无论是高通骁龙还是联发科处理器,都需要在后续做出调整。

更何况华为正在构建以芯片为核心的“超级终端”生态,HarmonyOS 6.0已加入内存池化功能,可动态分配集成内存与外部存储资源。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再加上已经发布的星闪2.0技术,未来甚至可能出现“一芯多设备”的分布式计算场景。

可以说华为Mate90系列搭载的下一代芯片,不仅是产品迭代的常规升级,更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从“替代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夸张点说,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正迎来一场由3D堆叠技术引发的新变革,届时友商都会做出不一样的改变。

当然了,目前也只是笔者的一些猜测,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是需要先耐心等待官方后续的公布。

原创             华为Mate90芯片革命:3D堆叠技术首曝,这次要硬刚国际巨头?

总而言之,当中国企业开始定义芯片架构的创新方向时,一个属于东方科技巨头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帷幕。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表达的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7209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