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

  王若愚  时政观察员  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和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香港。

  王若愚

  时政观察员

  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和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香港。

  其中,7月5日至6日,山东舰在西面2号锚地面向香港市民开放,派票2000张;湛江舰、运城舰在昂船洲军港开放,派票8000张。每次放票几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门票均已约满,这也反映出山东舰访港的关注度之高。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由得有些恍惚,也有些激动。这次航母编队访港,距离2017年辽宁舰编队首次访港已经过去了8年,距离2001年海军首次组织舰艇访港过去了24年。

  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轴线上来考察,中国海军航母编队访港的背后,体现的是长达百年的海权与人心回归之争。时与势的变迁还在持续进行,在不远的将来,福建舰也有可能在香港展现靓丽的身影,而香港的人心回归,也必将加速进行。

  8年来的变与不变

  2017年,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访问香港,笔者当时在香港工作,记得7月3日下午派票,我们几个朋友当天一大早就去中环军营外排队,中午还下了暴雨,每个人都淋成了落汤鸡,但是没有人放弃,毕竟在香港登上自己国家的航母,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而这次山东舰派票,则是在微信公众号“香江砺剑”上进行,免除了人们现场排队之苦,拼的不再是体力,而是手速与网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驻港部队注重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便利了民众。

  从“香江砺剑”发布的山东舰开放安排来看,这次开放与8年前基本一致。都是从香港中环码头安检,搭乘驻港部队统一安排的接驳船前往锚地参观。当时,我们先从接驳船登上趸船,通过跳板平台登上航母,首先来到的是机库,也就是停放各型舰载战斗机、直升机等飞行器的地方,感觉特别地大而空旷。尔后,乘坐舰载机升降机,来到飞行甲板。这种升降机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一次能坐150人,四周有战士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掉落危险。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2017年,香港市民在辽宁舰上合影留念。 潘剑锋摄

  山东舰作为首艘国产航母,建造中很多方面都借鉴了辽宁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的改进创新,在雷达系统、通信指挥、卫星接收等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升级改造。某种程度上说,两舰是“姐妹舰”。虽然这次,笔者没有机会登临山东舰,但大致能脑补出参观的路线与场景,以及市民第一次见到国产舰载战斗机、直升机后的激动心情。这可谓山东舰访港的“不变”之处。山东舰还专门发布了MV《我们是彼此的光》,讲述中国航母与香港的故事。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山东舰访港标识 图源:当代海军

  如果说起变化,首先自然是海军实力之变。

  2017年时,我国仅有1艘航母,到了2025年已经有了3艘航母。特别是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从“唯一”到“唯三”,这几年海军“下饺子”的速度有目共睹,实力也水涨船高。

  其次就是实战化训练之变。

  辽宁舰作为自苏联瓦良格号改造而来的航母,主要定位是训练舰,其次才是作战舰。“百年海军”一说自有其道理,航母编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建造还是使用,从舰艇操作到收放舰载机,从单舰到编队,都要一点点摸索、试错,不断积累经验教训。

  这次访港之前,山东舰编队刚刚在西太平洋完成了与辽宁舰编队的远海实战化训练。两支航母编队组织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体系练兵,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开展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完成侦察预警、防抗打击、对海突击、对空防御和舰载机跨昼夜战术飞行等科目研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航母编队首次突破二岛链,训练期间外军舰机多次抵近侦察、跟踪监视,编队全程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反应的作战状态,多次组织舰载机战斗起飞,专业稳妥处置应对。可以说,山东舰是带着实战演训的硝烟抵达香港的,折射出航母编队已经形成了强大战斗力。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山东舰入列纪念邮册。上图为封面,下图为展开后形状 作者供图

  再次就是香港社会环境之变。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但当时我们在港工作的很多内地人士,说实话对香港的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当时,2014年“占领中环”的危害力还在延续,反对派的头面人物还在上蹿下跳,立法会中反对派占据“关键少数”,阻碍23条立法推进,特区政府多是被动应对、少有主动出招。当年香港法院还就“七警案”进行宣判,引发社会严重对立及法治危机,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威信,舆论对香港终审法院的外籍法官高达80%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

  时至今日,形势环境已大为不同。在经历2019年“反修例风波”后,中央果断出手,于2020年6月制定香港国安法,起到了“一法定香江”的疗效;其后完善了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从法规上排除了反对派通过立法会“夺权”的可能性。随着相关障碍的一一拆除,香港特区政府“23条立法”终于转入实质性运转程序,于去年3月23日正式颁布实施。现在,大部分乱港分子要么正在坐牢,要么已经外逃、被通缉,早已没有当年的嚣张气焰和破坏能量。可以说,现在香港社会风气已经极大改观,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大步迈向由治及兴的新征程。

  24年来的变与不变

  肯定有不少读者有个疑问:辽宁舰、山东舰在内地尚未向民众开放,都在香港首次公开亮相,让香港市民可以近距离观察“国之重器”。为什么会有这种“厚此薄彼”的待遇呢?

  其实,这跟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人心斗争、长久的海军访问历史等方面紧密相连。举个可能不怎么恰当的比喻,香港就像是贫穷父母被人抢走的孩子,现在父母生活条件变好了,孩子也回来了,那总得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用最好的东西来弥补这些年缺失的关爱,拉近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2017年7月11日,海军访港编队离开香港。 作者供图

  此外,长期以来,香港都是国际海军力量展示的平台,可谓“公开擂台”。作为国际自由港,也是条件优良的深水港,还是国际旅游和购物之都,香港一直是各国海军舰船在东方最热衷停靠和补给的港口。此前,美国、英国的航母都多次靠泊香港,向香港公众开放有限区域,并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笔者也曾登上数艘美国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先进军事装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样是在2017年,隶属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舷号“76”的“里根号”航空母舰抵达香港海域停泊休整,在香港停泊4天,并开放给预先登记的市民及传媒参观。一年之后,“里根号”再次停靠香港,驻港部队的军官应邀乘坐美军C-2运输机登上航母,近距离观看美国海军F-18“超级大黄蜂”战机起飞和着舰演练。

  可以说,香港人有着特别的优势,常常可以近距离观赏各国的军舰,尤其是航母、两栖攻击舰、军用运输机等“大杀器”,眼光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种不是比较的比较中,我海军部队也拿出了“大国重器”,通过航母、驱逐舰等先进舰艇,充分展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让香港市民在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中,进一步加快人心回归的历史进程。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

  同样是2017年,美国航空母舰“里根号”停靠香港,开放给预先登记的传媒参观。指挥官Marc Dalton表示,他是第五次来港,感谢香港的开放及接待。 图源:中新社

  当然,外国军舰、飞机访港的审批属于国防和外交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办理。是否同意舰机访港,也是两国两军关系直观可见的“晴雨表”。在中美两国两军互信高的情况下,美军舰艇、飞机可以频繁造访香港,而在中美战略博弈异常激烈的当下,美军舰艇、飞机近些年已不再有机会停靠香港了。

  从2001年海军出访欧洲舰艇编队停靠昂船洲、进行短期的修整至今,人民海军先后派出了8支舰艇编队访问香港。笔者在港工作期间,曾亲身经历了数次访港活动,收藏了多份有关舰艇编队访港的纪念邮册。从中可以直观看出,随着时间的拉长和海军实力的壮大,访问香港的海军舰艇吨位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有排面。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

  2012年,海军171编队访港,包括171“海口舰”,为052C型导弹驱逐舰,以及571“运城舰”,为054A型导弹护卫舰。 作者供图

  2012年,海军171护航编队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和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圆满完成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停靠香港,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052C型导弹驱逐舰也代表了当时我国最为先进的造舰技术。

  今年7月,运城舰随山东舰再次访问香港,只是她的身边,多了055型万吨大驱延安舰的身影。延安舰共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具备冷热共架发射能力,装备不同型号的导弹,可以应对多种海空安全威胁,加上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和信息指控系统,是全球最具威慑力的驱逐舰之一。

  回顾这24年的8次访港,变化的是访港舰艇的型号、吨位、性能,不变的是通过展示实力赢得人心回归的目标取向。去年11月28日,国防部表示人民海军将常态化访问香港,成为一项制度化、机制化的安排。

  海军编队访问香港的实践,为我们思考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如何在“一国两制”、和平回归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改造殖民制度、去除殖民痕迹、克服殖民心理,久久为功实现人心的根本回归?除了武装力量的“拳头展示”以外,还有什么更具长远性、根本性的良策?香港的实践,能够为将来的台湾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借鉴?

  184年来的变与不变

  在今天的香港上环,有一条街道叫“水坑口街”,其英文名为“Possession Street”,意译应为“占领街”。1841年1月,英国海军官兵正是从这里登陆香港岛,开始了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

  英国人跨越半个地球来侵略中国、占领香港,很重要的实力是海权上的压倒性优势。香港既是一座商城,其实也是一座兵城、海军城,城市中有很多当年英国海军留下的印迹,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今天的驻香港部队中环营区,最早的时候是一座港池,名为“添马舰”,还可以停靠轻型航母。当年的“韦尔斯亲王大厦”就建在海边,港英海军军官们下了楼就可以乘坐交通艇去九龙。随着中环至湾仔地区填海计划的进行,这个港池最终被填平,海岸线也不断向外延伸。回归前中英双方商议,在中环永久海岸线上留下150米的军用码头,作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军用码头。受香港回归后复杂政治气候干扰,以及各类政治团体的“抗议”、媒体的炒作,直到2020年,中区军用码头才正式移交驻港部队。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兴建中的“韦尔斯亲王大厦”,可以看到其侧面的港池停泊有军舰,出了大楼就可抵达海边。 资料图

  这次湛江舰、运城舰停靠的昂船洲码头,其实也是驻港英军费尽心思精力打造的百年军港。岛上密布各类工事,包括炮台、指挥所、弹药库、信号台等。在新港池旁边就有一处英军遗留下来的老码头,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码头的很多混凝土已经剥落,钢筋裸露在外。

  1997年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时,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支三军合成的部队,分别代表着国家对香港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驻港海军虽然冠名“舰艇大队”,但只有几百吨的导弹护卫艇,连一艘舰都没有。直到2013年七一,056型轻型护卫舰惠州舰、钦州舰入列,驻港海军才真正由“艇”变“舰”、名副其实了。毫无疑问,我也收藏了惠州舰、钦州舰入列的首日封,记录下这个历史的瞬间。

我军两艘航母首次对外开放,为何都设在香港?惠州舰、钦州舰入列首日封 作者供图

  因此,这次山东舰编队访问香港,实则也是维护海权的宣示,就是要用对手和敌人能够看得懂的形式、听得懂的语言,宣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手段,组成香港海上铜墙铁壁,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最后,也提一点希望:辽宁舰、山东舰能够在合适时候,在内地组织开放活动,让内地民众也能登临“大国重器”,切身体会海军建设发展成就,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我相信,这也是最好的国防教育。

  来源|底线思维

责任编辑:祝加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478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