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俞敏洪毕竟不是于东来

俞敏洪的“南极来信”,打工人不买账。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32周年庆,创始人俞敏洪从南极发回一封全员信。信中延续了他一贯的表达风格:文学性、哲思性以及浓郁的个人化情感。

俞敏洪的“南极来信”,打工人不买账。

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32周年庆,创始人俞敏洪从南极发回一封全员信。信中延续了他一贯的表达风格:文学性、哲思性以及浓郁的个人化情感。

全文以“我”为中心,据网友统计,提及“我”17次、“南极”5次,却几乎未触及员工当前的工作压力。

原创             俞敏洪毕竟不是于东来

图源:俞敏洪发自南极的全员信 网友截图

他在开篇写道,“我正站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四周是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冰川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力量与坚守的意义。”

问题不在公关

俞敏洪的本意,可能是想借助南极企鹅在极端环境中相互扶持的意象,赞美新东方员工在困境中的团结与韧性,以此激励士气、重申初心,服务好学生与客户。

这很容易让外界将其与新东方的企业文化关联。比如,董宇辉走红当晚口述了一段小作文,“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同样是用诗与远方来鼓舞当下的奋斗。

俞敏洪显然低估语境错位的反作用,竟引发公司内外舆情的强烈反弹:内部有员工直言,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

外部网友的调侃和吐槽则更为尖锐,有网友模仿回信:“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

对于俞敏洪的遭遇,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为其发声“抱不平”,他认为“大众没看明白”。

《胡润排行榜》创始人胡润也发布视频,评价俞敏洪“活到老、创业到老”。

展开全文

俞敏洪的反应很迅速。11月20日早间,他在社交平台作出回应,“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我一直鼓励。员工有不满,我和公司有问题,及时纠正。”

他还宣布,将带10名优秀基层员工和10名东方甄选会员免费前往南极,“由公司支持”。

同时,他澄清了部分传言:所乘游轮12天价格在20万至25万之间(依舱位不同),并非网传的148万;并指出“也有冒充新东方员工在网上发声,相信大家能明辨”。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标准且可拿高分的操作:反应及时、情绪克制、姿态端正、不删信件、不推责、切割谣言,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比部分顶流企业家惯用的“冷处理”或“甩锅水军”,俞敏洪的做法已属难得,甚至被部分媒体称为“年度最佳危机公关”。

然而,若跳出舆情应对的表层,俞敏洪和新东方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场风波暴露的不只是沟通技巧问题,根本上是新东方进入“而立之年”后,俞敏洪等高层与一线基层之间的系统性脱节。

一个明显的表现是,有新东方员工表示,无法与正在旅游的老板共情,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形成鲜明对比。

俞敏洪不妨再学习一下于东来

今年年初,“人人都学胖东来”的热潮正盛。俞敏洪也奔赴许昌,在于东来的陪同下考察胖东来。

事后发文称“收获很大”,用自由和爱全心全意为顾客和员工服务,简单而极致的精神。最后,他总结,“我们是同路人,向着美好前进!”

原创             俞敏洪毕竟不是于东来

图源:俞敏洪社交媒体截图

但俞敏洪毕竟不是于东来,他当时或许只是礼节性赞赏,并没有活学活用,采取明显的落地措施。如今回头看,胖东来的不少经营理念可供新东方借鉴。

于东来的经营哲学很简单:用“爱”统一所有员工的价值观,贯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其员工人手一本的《文化理念手册》里,“自由和爱”被作为胖东来的基本信仰。

这反馈在服务上,胖东来模式被称为“胖选”,比肩山姆。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了应有的服务,“看电影不满意退款50%”“购买黄金等贵金属可自助称重”“公开进货价和售价”…这些做法,看似很合理,但在零售行业并不常见。

企业管理上,胖东来的薪酬水平让不少打工人羡慕,并且提供了各种福利,包括每年40到60天的休假、结婚贺金、生育贺金、丧失慰问金等。

于东来也收获了一群愿意相信他的员工和顾客。

相比之下,俞敏洪的管理更像传统形式的“家长式权威”,甚至被罗永浩怼为“铁公鸡”。他擅长的精神感召,在教培时代有效,一句“播种希望”足以凝聚教师群体。

但新东方早已经不是一家纯粹的教培公司。近年来,俞敏洪带领新东方积极转型,其业务其业务已经横跨教育培训、直播电商、农产品供应链、文旅研学等多个领域。

目前,新东方仍处于转型关键期,面临着现实经营压力。据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骤降73.7%至710万美元,主要受东方甄选业务拖累及商誉减值影响。此外,核心教育业务增速逐季放缓,2025财年营收增速从上一财年的43.9%降至13.6%。

俞敏洪仅靠“讲道理”,追求精神认同,是难以维系员工信任,年轻员工不再满足于“现在吃苦,未来享福”的叙事,徐小平、孙东旭等骨干管理层先后退场,新人红星董宇辉、顿顿等也相继离职。

就像网友喊话,“作为老板,少点鸡汤,多点实际行动,给员工加薪才是最好的激励。”

显然,俞敏洪和新东方还没有准备好,不知道如何回应员工对薪酬公平、晋升透明、工作强度等具体诉求。仅能维持一个表面“安好”:员工可以“吐槽”,但没有反馈闭环;老板愿意“自省”,但纯靠老板自觉。

就像此次俞敏洪回应,要“送20人去南极”,从风波处置以及新东方文旅业务宣传的需要看,恰到好处。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持续创业”的良好状态。但这与绝大多数基层员工的核心诉求,并没有太大关系——有没有机会去,努力是必要,更多要看运气。

还有比较矛盾的方面是,俞敏洪说,“有冒充员工”捣乱。这是无法证伪的指认,新东方“允许员工吐槽”,但负面反馈或者批评,需要被新东方工卡来做一层过滤时,这种“开放麦”的互动,就显得走过场了。

俞敏洪的困境,是他们这类站在台前,享受流量的企业家的缩影:当大众对理想叙事祛魅,更关注显示个体现实时,他们擅长的构建意义,也就陷入“如何与普通人对话”的瓶颈。

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形概括为,相对剥夺感。简单来说,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例如,某人看着邻居家买了一辆新车,他认为他也能有这辆车。但实际他并不拥有。

新东方也不是胖东来,但于东来的实践,可以提供的一个参考价值就是,若用抽象价值观链接员工与客户,须要有一整体的配套规章,并把它具体化并贯彻下去。

俞敏洪不妨借着这次机会,再次复盘胖东来的考察所得。他或许就能看明白一点:理想很远,工位很近,需要的不只是诗意。

这不仅可以帮他规避掉绝大多数的突发舆情,也会在舆情发生后,自然成为一道压力“缓冲带”。

我是唐辰同学,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唐辰同学」

钛媒体、36氪、老虎财经热榜

澎湃新闻2024年最澎湃创作者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2024年度影响力作者

界面新闻优质榜单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腾讯新闻年度优质热问答主

2023搜狐新闻年度优质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3年度优秀作者

2023网易新闻年度内容合伙人

界面、36氪、钛媒体、澎湃、21财经、蓝鲸、老虎财经等平台专栏认证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7043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