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共有10家A股IPO企业上会接受审核,全部过会,其中包括二次上会的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止层面,10月份仅有2家企业终止IPO进程,终止数量创下年内新低。 发行及募资层面,10月份共有9家企业成功IPO,合计募资128.69亿元。
今年1-10月份,共有87家企业成功在A股IPO,合计募资901.72亿元,34家券商瓜分901.72亿元承销额。2025年只剩下最后两个月,在2024年表现良好的第一创业、东莞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在2025年还未开张,IPO承销额皆为0。
IPO终止情况:昆仑联通二度IPO折戟 东方证券因未勤勉尽责遭警示
10月份,仅有2家A股IPO企业终止IPO进程,终止数量创下年内新低。2025年7月、8月、9月,分别有7家、6家、7家A股IPO企业终止,连续四个月为个位数。
10月份终止IPO进程的两家企业分别是北京昆仑联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昆仑联通)、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科能),保荐券商分别是东方证券、申港证券。
昆仑联通的主营业务是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和IT增值供货服务。早在2023年6月,昆仑联通就曾递交主板IPO申请,2024年3月撤回申请。如今再次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请,昆仑联通已经二次IPO折戟。
两次IPO申请过程中,交易所对公司业绩真实性发出重点问询,包括收入增长的真实合理性、收入确认合规性等。昆仑联通的部分大客户的真实性也存疑,如2022年度、2023年度增值供货业务第一大客户FORTUNE GLOBAL,这家客户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册资本仅1万港币,成立不久就成为昆仑联通前五大客户,同时还是昆仑联通的供应商。但昆仑联通称FORTUNE GLOBAL隶属于盛达全球,但天眼查显示两家公司及股东之间并无关联,详见《昆仑联通IPO:增值供货业务第一大客户疑点重重,大规模长时间代持拷问股权真实性》等文章。
9月26日,昆仑联通因信披违规收到警示函,但具体细节不明。昆仑联通的保荐券商东方证券,也因为未勤勉尽责遭警示。
10月份终止的另一家IPO企业株洲科能,拟在科创板上市。株洲科能长期致力于Ⅲ-Ⅴ族化学元素材料提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主要从事4N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电子级稀散金属产品和工业级稀散金属产品两大类。
株洲科能在申报IPO过程中,科创属性备受质疑。2021-2023年的研发投入累计8,496.15万元,正好满足“新规”最低8000万元的要求。
此外,株洲科能的研发费用及占比、发明专利数量、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等指标,也显著低于北京通美,详见《株洲科能发明专利、研发人员数量排名皆垫底,多项科创属性指标落后于主要竞对》等文章。
资料显示,株洲科能于2022年4月在湖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2023年1月30日,公司与招商证券签订《终止辅导协议》,终止的原因是招商证券在辅导期内就辅导工作安排与公司上市计划存在分歧,涉及上市申报时间、上市板块等。
后来,株洲科能将保荐券商变更为申港证券,申报科创板IPO。招商证券与株洲科能对上市板块存在分歧,是否说明招商证券认为株洲科能不符合科创板申报条件?申港证券是否勤勉尽责?
IPO发行情况:道生天合审计费用率偏高
wind显示,10月份共有9家企业成功IPO,合计募资128.69亿元。9家企业中,西安奕材-U实际募资金额最高,为46.36亿元;长江能科实际募资最低,仅1.84亿元。

除了西安奕材-U,禾元生物-U、马可波罗、必贝特-U的实际募资额也超过了10亿元,分别为25.99亿元、16.43亿元、16亿元。其中西安奕材-U、禾元生物-U、必贝特-U等3家公司皆未盈利,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上市的公司。
10月份上市的9家公司中, 道生天合的发行费用率偏高。wind显示,道生天合实际募资7.89亿元,发行费用为10,169.23万元,发行费用率为12.89%。而与道生天合实际募资额接近的超颖电子,实际募资8.97亿元,发行费用为9,353.78万元,发行费用率为10.43%。
细分发行费用,道生天合的承销保荐费用率、审计费用率、法律费用率皆不低,尤其是审计费用率偏高。wind显示,道生天合IPO承销保荐费用为6466.87万元,费用率为8.2%;审计及验资费为1920万元,费用率为2.43%;法律费用为1100万元,费用率为1.39%。
2025年成功IPO的87家A股上市公司中,实际募资额在7-9亿元的公司有10家,分别是超颖电子、海博思创、同宇新材、华新精科、天和磁材、道生天合、富岭股份、新恒汇、汇通控股、泰鸿万立,实际募资额分别为8.97亿元、8.61亿元、8.40亿元、8.14亿元、8.13亿元、7.89亿元、7.81亿元、7.67亿元、7.62亿元、7.32亿元,审计及验资费为1160万元、1625万元、1000万元、1176.78万元、1073.58万元、1920万元、1704.5万元、1396.23万元、1541.13万元、1750万元,费用率分别为1.29%、1.89%、1.19%、1.45%、1.32%、2.43%、2.18%、1.82%、2.02%、2.39%,道生天合的审计及验资费及费用率皆最高。
10月份9家IPO的企业中,道生天合是唯一一家发行市盈率超过行业市盈率均值的公司。wind显示,道生天合发行市盈率为29.05倍,行业市盈率均值为27.9倍。
道生天合在IPO前备受争议,主要是公司有“清仓式分红”的质疑。2021-2023年,道生天合共有4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8000万元、80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合计2.5亿元,占2021-2023年三年扣非净利润之和3.08亿元的81.17%,超过了80%的审核红线。后来,公司的报告期顺延至2022-2024年,公司2024年没有现金分红,因此规避了“清仓式分红”的审核红线。
券商承销情况:一创投行、东吴证券、东莞证券前十月“颗粒无收”
wind 显示,今年1-10月份,共有87家企业成功在A股IPO,合计募资901.72亿元,34家券商瓜分901.72亿元承销额。
来源:wind
其中,中信证券以128.27亿元高居榜首;如果国泰海通和合并前的海通证券合并计算,国泰海通以131.91亿元排名第一。从IPO承销数量(含联合承销)看,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13家排名第一,中信证券以12家排名第二。从承销保荐收入看,中信证券以6.44亿元排名第一,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6.11亿元紧随其后。
2025年只剩下最后两个月,在2024年表现良好的第一创业、东莞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在2025年还未开张,IPO承销额皆为0。
其中,东莞证券2024年1-10月份承销3家IPO项目,累计承销额6.7亿元;东吴证券2024年1-10月份承销2家IPO项目,累计承销额为5.74亿元。
最值得关注的是一创投行,其2024年1-10月份承销3家IPO项目,累计承销额10.71亿元。今年1-10月份,一创投行不仅IPO承销额为0,并且因在鸿达兴业(已退市)2019 年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持续督导业务未勤勉尽责,2025年10月29 日被证监会立案。
经江苏证监局查明,鸿达兴业因擅自改变2019年募集资金用途;通过虚增营业收入,虚减营业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总额,导致 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等问题,江苏证监局对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850万元罚款。
据悉,鸿达兴业2019年12月31日至 2020年7月23日,鸿达兴业擅自改变 2019 年募集资金用途,涉及金额16.91亿元。该部分资金主要被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
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鸿达兴业通过篡改原始财务账套、指使审计人员虚构审计调整分录和篡改财务报表等方式,调整合并报表及部分子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虚构各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费用等。涉案期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 3,505,452,250.52 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 4,077,671,116.96 元。2020 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半年,虚增利润总额分别占鸿达兴业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94.11%、94.42%、618.7%、12.84%。
此外,鸿达兴业还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仲裁及重大担保事项进展情况。2020年8月25日至2021年10月26日期间,鸿达兴业及其子公司因债务违约、合同纠纷等事项,引发民事诉讼仲裁28起,涉及金额27.14亿元,占鸿达兴业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75.13 亿元)36.12%。2021年4月7日,公司涉及诉讼、仲裁金额累计达到762374249.04元,超过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达到临时报告披露标准,鸿达兴业未及时披露,对后续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也未及时披露。
一创投行作为鸿达兴业2019年可转债的主承销商、上市推荐人及后续持续督导券商(直到2021年度),本应该对鸿达兴业募集资金情况、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充分核查,但事实上却没有发现鸿达兴业违规使用募资16.91亿元(合计募资24.15亿元),也没有发现财务造假、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仲裁及重大担保事项等严重问题,难以称得上是勤勉尽责,持续督导有形同虚设之嫌。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