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据央视报道,美国SpaceX公司宣布,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成功在得克萨斯州完成第十次试飞,其耗时1小时飞越了大半个地球,最终落在印度洋中。至于之后的载荷释放、太空再点火等目标也都圆满完成。
那么,美国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次“成功”,能否让美国航天“再次伟大”?
(在第十次试飞成功之前,星舰经历了9次失败)
回首星舰的研发历程和试飞过程,可谓是九死一生、荆棘密布。
在这一次试飞之前,SpaceX还经历了9次惨痛的失败。比如第九次试飞中,助推器在返回过程中发生爆炸,碎片散落大西洋。更早的试飞中,还曾出现过多箭体解体、发动机失效等重大事故。
所以第十次试飞成功且没有再爆炸,让所有美国人都忍不住欢呼,当然,也包括马斯克,他看向中国的眼神愈发自信了。
据介绍,星舰是美国第二代重型运载火箭,创新性地采用了“B-16+S-37”组合。
第十次试飞中,B-16作为全新助推器,33台猛禽引擎同时喷发出耀眼的火焰,短短8-12秒种内,产生的推力总和就相当于4枚新格伦火箭。有现场工程师形容:“仿佛目睹了一场人为制造的地震,大地在颤抖、空气在燃烧。”
虽然期间局部烧穿,且某一台发动机出现问题,但好在剩余32台发动机及时调整推力,完美补偿了动力损失,使得总体飞行任务未受影响。
(星舰采用了B-16“超级重型”助推器,落点精度也很高,有商业航天领域专家表示,星舰终于玩通了)
值得关注的是,B-16在B-14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机身增加的两组加强筋引发业界猜测,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应对极端飞行载荷有关。也就是说,这个庞然大物在很早之前就做好了飞天准备。
原本与B-16搭档的,其实是S-36飞船,但其在6月18日的静态点火测试中不幸爆炸,迫使整个计划重新调整。S-33、S-35系列飞船则连续因谐振振动、预紧力故障和甲烷箱增压异常等问题导致任务失败。
所以重要的载荷部署、再入测试便落到S-37飞船头上。
助推器在完成使命后准确溅落预定区域后,S-37继续飞行,在距地约200公里高度释放载荷后成功再入大气层。期间,它还释放了8个模拟卫星载荷,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可靠性。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B-16还是S-37,他们都是为之后星舰可重复使用,以及登陆月球、火星做铺垫的。
(中国第一型航天飞机“昊龙”,具备双向运输能力,未来可执行月球运输等深空任务)
其实,在马斯克看来,航天局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太过保守,与其执着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还不如将目标放在载人登陆火星或者是效仿中俄,在月球上建基地来的靠谱。
而现在,星舰的试飞成功,无疑给了马斯克更多信心。
一个是马斯克打破外界对星舰的之一,与蓝色起源等竞争对手相比,有了更多优势;另一个则是有底气和中国的登月、登陆火星计划一较高下。
可重复使用火箭可以说是中美在航天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之一,而美国早早就研制出来的星舰,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
据悉,“昊龙”航天飞机已经完成“发射-回收”任务,与星舰在气动布局和回收方式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前者强调经济性和体系化协同能力,后者则聚焦太空殖民,这种定位上的不同,也决定了两国发展路径千差万别,尤其是星舰,依旧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风险,而且再入隔热等问题也迟迟未能解决。
总之,美国历经10次才能宣布星舰试飞“胜利”,中国揽月着陆器实验成功、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接连传出好消息,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似乎在告诉美国:航天领域,不再美国一家独大,中国成为了新玩家!#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