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就在今天,上海市民熟悉的老朋友、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做客“上观碰碰头·秋秋不睡午觉”直播间,讲述自己身为儿科医生、医学教育者、医疗体制改革者这三重角色对职业的深度思考。
被问及如何面对工作高压时,他回忆说,确实很累很累,但是要摆准心态和自己的位置:“这是我的职责,逃也没用,必须顶着上。要有自我调节的心态,该原谅的原谅,该放下的放下。”
关于当医生这件事
“从来没有后悔过”
直播间里,邬惊雷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1980年他“背着”父母,在住校期间就填报了自己心仪的专业——临床医学。“我从小身体不是太好,晚上也经常去看急诊,对医生一直有种敬仰。同时也觉得医生是一份有成长、有发展的职业。”考入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后,邬惊雷开启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医学生涯,他果断说道,关于当医生这件事,“从来没有后悔过。”
一线小医生在临床摸爬滚打,各种酸甜苦辣自不必说。“我在临床的时候,是一名儿科医生。学医苦吗?刚上班那会儿,心里也经常很忐忑:会不会诊断错了?用的药对不对?特别是夜里的急诊,需要沉着冷静处理。虽然也有高年资医生总值班,但也不好一直跑去问,还是得靠自己不断学习、精进业务能力。”
邬惊雷说,小儿科并不是成人科的缩小版,许多患儿的家长也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和自己成为了朋友,这离不开真心、用心的诊断和治疗。“上世纪90年代有个小病人,是因为神经感染来看病的。但治疗期间,我发现他的血管也有问题,特别联系了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来会诊。家长就很感动:我都没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医生能用心考虑到,所以非常感激我。”
“这些故事一直牢牢记在我心里,有些‘比蜜还甜’。”他也很感慨,“医患关系确实会有小摩擦,但绝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对医生群体还是非常尊重的,关键是需要用同理心去思考,彼此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医生越老越吃香
70岁的医生还是宝贝
近年来,医学专业因投入大、周期长,被许多网友评为“性价比最低”的选择。 邬惊雷在直播间坦诚地说出医生的诸多压力来源:工作时间长、缺乏规律性、随叫随到、经常看见垂危患者、不明病因的症状、可能面对的突发冲击场面……“确实很痛苦,但也很快乐。当把一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做医生的意义。”
“医生职业责任感确实很大,但换个角度,学医的人生活‘张力’可能也更大。”邬惊雷说,自己的同班同学里出了不少名医,其中很多至今活跃在一线,也不乏全球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其实医学可以交叉的学科很多,如今的生物医药、公共卫生等,都是有医学背景的学生可以选择的行业,并不局限于传统临床医学。”
医生越老越吃香,70岁的医生还是宝贝。邬惊雷表示,当一位医生的阅历、技能、经验日渐娴熟时,危急情况下的诊断、疑难杂症的鉴别确实是无可替代的,他特别强调,“即便DeepSeek越来越发达,就目前来看,好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仍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新学期即将开学,他对新一代医学生谆谆教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对医学领域感兴趣、愿意投入。医学确实比较枯燥,从高中的数理化学习突然过渡到解剖、生理、病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可能都不太适应;但也不用过于担心,通过之后不断整合的知识,并且在本来就长的学制、后续的规培、专培中持续学习,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竞争力。”
群众的反应非常可以理解
但也想替医生同行们说几句话
“好不容易挂了专家号,专家只说三、五分钟”,直播间里,晏秋秋犀利指出不少群众的日常抱怨。邬惊雷对答,群众的反应非常可以理解,但也想替医生同行们说几句话,“医疗资源是稀缺的,医生资历梯队也有相当差别,如何发挥各个能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把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效率提高上来,百姓的抱怨才会有所解决。”
上海多年来搭建“顶天、立地、强腰”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他认为,市级、区属、社区各个层级医院的能力不断提升,如今一些区级医院(包括同仁医院、四院,远郊的金山医院、浦东医院等)胸痛、卒中、创伤急救大有起色。而在智慧化手段的帮助下,医疗服务正在实现均质化。如今,市民家门口的社区口腔、康复、儿科、中医中药、外科小手术等能力已明显提升,市民与社区的黏合力也正加强,未来“挤在同一家医院就诊”的现象应该会减少。
卸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如今担纲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坦言,日常会尽可能参加医学会分会的主要专家演讲,“知识面反而比以前拓宽了!”作为医疗健康的改革者,他也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日常不抽烟、基本不喝酒,“该原谅的原谅,该放下的放下”,身体力行呵护身体、心理、社会的多重健康。
最后他与观众朋友分享日常健康小窍门:步行与骑共享单车已成生活方式,只要不刮风下雨,骑车近半小时,或来回步行共计2.5公里搭乘地铁上班,每天保持六至七千步数,可以维持健康代谢与体重。此外,日常多看各领域的书,保持学习、活跃思维,让自己得以在上海这座健康城市享受最美好的人生。
上海市医学会同时启动与上观新闻的全面合作,未来将于每周固定时间段邀请医学会专家分享科普知识、解疑释惑,指导市民呵护健康、快乐生活。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顾泳 黄杨子
部分视频来自:新民晚报(董群力)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