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称,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近日开启了自己的首次亚洲之行,将先后前往日本和印尼,而他在出访前的一番讲话,却在疯狂挑衅中国,不仅歪曲事实,更直接触及中国核心利益。
瓦德富尔在记者会上抛出三个极具争议的论调,试图逼中方连退3步。
其一,他首先将俄乌冲突的责任强行与中国挂钩,声称中国是俄罗斯”最好的石油和天然气买主”,暗示中国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
这种说法明显偷换概念——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实为印度,德国刻意选用模糊的”最好”而非”最大”一词,暴露出其欲加之罪的意图。
而且,他公然将日德合作定位为应对中国的”挑战”,为两国联手遏制中国制造借口。
这种表态实则是欧盟在俄乌问题上对华施压的算计——他们企图迫使中国像日本那样站队西方。
其二,在稀土问题上,瓦德富尔指责中国出口管制影响德日芯片业,扬言要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
但事实是,中国仅限制军民两用稀土出口,对欧洲民用领域供应始终开放。德国作为对乌军援主力,其军工产业才是稀土短缺的真正原因。
这种倒打一耙的言论,暴露出某些国家既要维持军事扩张,又想规避后果的双标心态。
其三,也是最严重的,瓦德富尔竟妄称,“中国在台海、南海、东海地区的侵扰行为会影响欧洲”“会使全球共存的基本原则收到挑战”。
台海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国际社会早有共识,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南海和东海争议也早已有清晰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中国与周边国家正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
德国远在万里之外,却硬要将这些地区与欧洲安全挂钩,显然是别有用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瓦德富尔在王毅外长访德时还信誓旦旦强调”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转眼就与日本一唱一和干涉中国内政。
德国外长显然选择性遗忘了历史:当年发动侵略的正是德日法西斯,而中国作为战胜国,如今依法捍卫主权天经地义。
他们指责中国”破坏全球共存原则”,殊不知中国南海活动完全在主权范围内,而德国军舰此前打着”航行自由”旗号闯入南海,才是真正的单边挑衅。
瓦德富尔甚至还将德日扩军美化为”具有远见”,以”国际规则捍卫者”自居。须知这两国作为二战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在战败80周年之际强化军事合作,历史讽刺意味十足。
日本至今未彻底清算靖国神社供奉战犯的罪行,德国虽在二战反思上有所进步,却跟着美国在亚太煽风点火。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德国若执意挑动对立,只会自食其果。
对于德外长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日即用八个字精准回击——“挑动矛盾、渲染紧张”,一针见血揭穿瓦德富尔的真实意图。
毛宁强调,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稳定,地区国家有能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中方明确警告有关国家应促进地区对话协商,而非煽风点火。
这番表态直指问题本质:德国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正与日本形成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同盟。从默克尔时期的务实平衡到如今默茨政府的激进转向,德国外交的蜕变令人唏嘘。
从贝尔伯克到瓦德富尔,德国外长似乎陷入“反华才能刷存在感”的怪圈。但中国早已看透这类政治表演:嘴上谈合作,背后捅刀子的套路既损人也不利己。
德国若真重视对华关系,就该停止跟风炒作,少搞些“吃饭砸锅”的闹剧。
要知道,中国曾连续七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去年被美国终结,但相关数据显示,在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下,中国正重回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此外,中欧班列每年运送价值数百亿欧元的汽车零件、机械设备。若真跟随美国搞阵营对抗,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德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
而中国手里还有稀土管制、光伏技术反制等王牌,去年对镓、锗的出口管制已让德国半导体业瑟瑟发抖。
当前,中国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2025GDP预计达到18.95万亿美元,远超日本和德国,9.3大阅兵更将直观的展现国防实力今非昔比。
从历史经验看,盲目追随霸权、煽动对抗的国家往往难逃反噬。中德、中欧经济深度绑定,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时间将证明,违背市场规律和政治常识的投机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德日若真关心地区和平,就该先管好自家事:日本该停止核污染水排海,德国该反思跟随美国拱火俄乌的后果。
毕竟,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在台海、南海触碰红线的行为,必将招致雷霆反击。历史早已证明,靠炮舰外交欺凌中国的时代,永远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