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崛起的解放军)
日前,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布了一篇题为《混凝土天空:西太平洋地区的空军基地加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直截了当的指出:“如果美军再不加快机场加固步伐,将在未来对华冲突中付出毁灭性代价。”报告把中美之间有关机场基建的对比描述成一场“混凝土大赛”,并且把这种对比称为“军备竞赛的一部分”。
(战斗机需要大量的地面维护保养服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无论中美之间关于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是真的“军备竞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空军作为一个高技术军种,其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要远超过其他军种,因为空军的作战行动通常需要以机场为基础,对外进行扩张,虽然如今已经有了空中加油机能够有效延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但加油机同样需要依赖机场和必要的后勤保障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空军战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地的建设水平。
(央视曝光的解放军举行机库)
按照哈德逊研究所的说法:自2010年以来,中国在空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具体而言:解放军新修了超过3000个飞机掩体,其中包括650多个加固型机堡和近2000个简易型掩体;全国范围内建造了20条新跑道、40多条滑行道,停机坪面积增长了75%;在海峡周围1000海里(约1850公里)范围内,解放军一共建设了多达134个空军基地。哈德逊研究所认为,解放军在台海周边构建起一道由混凝土、钢筋和战略意志铸成的“空中防火墙”。
(美军的飞机通常就这样扔在露天)
然而和中国大规模扩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同一个时期内,美军在西太平洋周边地区仅仅增加了2个加固型飞机堡、41个简易掩体、1条跑道、1条滑行道,停机坪扩容仅为1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场混凝土大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而这种落后意味着,在未来中美可能的冲突中,美军在第一个回合就会遭到解放军的毁灭性打击!
(运油-20运输机给歼-16加油)
现代战斗机和轰炸机虽然性能先进,但是都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平均每飞行几个小时,就必须降落并进行修整,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有空中加油机,可以给飞机加油,保证飞机长时间飞行。话是没错,但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的飞机大部分还是有人驾驶的,而人的体力和耐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在天上活动。而当飞机返航并降落在机场上时,这就是作战飞机最脆弱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哪怕是普通的航空炸弹落下来,也足以摧毁停放在停机坪或者机场跑道上的战斗机。
(驻日美军的F-15战斗机,不难看出,F-15背后的飞机掩体都极为单薄)
为了保证自己飞机的安全,防止被敌人歼灭在地面上,所以发明了加固式飞机掩体,简称“飞机堡”。根据报道,我国的“飞机堡”,其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层厚达三米,能够有效抵抗各类钻地弹的攻击,并保护机堡内的飞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大规模建设钢筋混凝土大型机堡的重要原因。美军和解放军不同,美军的观点是:任何坚固的堡垒和阵地,最终都逃不过被摧毁的命运。所以美军非常强调飞机的机动性和转场能力,而非大规模修筑抗打击的大型机堡,这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推行的“敏捷作战”部署(ACE)概念的一部分。而且,美军还装备了大量加油机,目的就是可以从解放军导弹武器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起飞各类战斗机和轰炸机,对解放军发起打击。
只能说,美国负责军事决策的人大概还生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国如今工业极度空心化,连生产水泥的企业都已经是凤毛麟角,根本就凑不齐足够的原材料去维修他们的飞机场。
所以美国人才会想到,利用加油机的加油能力,让战斗机从更远的地方起飞,然后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从而保障战斗机可以躲在解放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然后还能对解放军构成威胁。